学院举办学术沙龙研讨《刑法修正案(九)》
时间: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已于2015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本次刑法修正案五十多个条文,新增20个罪名,是1997年以来《刑法典》的又一次大修,影响深远。为了尽快领会这部刑法修正案的主要精神、掌握主要内容,更好地做好法官培训工作,国家法官学院刑事审判、民商审判、行政审判与综合理论三个教研部11月11日在新校区以“学习研讨《刑法修正案(九)》”为主题,举办了学院第十九期学术沙龙活动。刑事审判教研部主任袁登明教授以《<刑法修正案(九)>立法主线及主要内容述评》为题作了主题报告,民商事审判教研部主任胡田野教授主持了本期学术活动,学院图书馆馆长彭永和研究员和三个教研部的二十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期学术沙龙活动,
袁登明教授首先以1979年以来新中国刑法演进的两个18年为框架,分析了36年来我国刑法的发展简历,提出在风险社会中,刑法(罚)的触须全面进入社会生活,从注重事后结果的惩罚转变为注重事前风险防范与事后结果惩戒并重,“严而不厉”的刑事法网也逐渐编制形成,《刑法修正案(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脉络。关于立法主线,袁登明教授认为,充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维护公共安全和加强与改善社会治理以建立诚信社会是本次刑法修正的三条主线,完全覆盖了“刑修九”五十多个条文的基本内容。随后,他就“进一步完善刑罚制度”、“加大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保护人身权利的刑事规范”、“完善惩贪肃腐刑法法规范”和“完善维护司法权威的法律制度”等“刑修九”中重点内容向大家做了内容解读与司法适用要点分析。在随后的自由发言阶段,参会老师纷纷就贪污贿赂犯罪、危险驾驶罪以及虚假诉讼等关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与评判,袁登明教授一一予以简要回应。主持本期学术沙龙的胡田野教授在最后总结时倡议,要充分利用学术沙龙这个学术交流平台,共享新知、开阔思路、观点交融,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学院内学术交流活动。
(刑事审判教研部 民商事审判教研部 供稿)
上一篇:民商事审判教研部召开法官培训及教学改革研讨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